端午节探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2-06 15:22:30  阅读:51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伊琍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在家吃着粽子,看着手机,电脑。有许多群和朋友们发来祝福,称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不能用快乐,只能用安康诸如此类。事实是这样的吗?根据国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其实端午节和屈原关系不大,我们一起来看看来自于中新网和新华社的报道。

  资料图: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油墩街镇漳田渡十余条龙舟在湖上竞技。

  端午节到了,这几天朋友之间聊到过端午,大概“吃粽子”是标配话题。而对于“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咋来的”这些问题,回答也是出奇地统一:纪念屈原。其实,尽管该传说流传广泛,但认真分辨下端午节起源的几种说法就能发现,端午节最初形成以及很多风俗,真的跟屈原没多大关系。

  端午节有各种小名。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它还能叫“重五”“重午”,“端”原本就有开头、初始的意思,所以“端午”就是“初五”。据统计,端午节叫法更是多达二十几个,甚至包括“地蜡节”“五蛋节”这么生涩的名字。

  现在的端午节被人们过得各种欢乐祥和,但在最初,它这个时间节点很不招人待见,端午节也不是个吉祥的节日。古代医疗条件太差,一到农历五月蚊蝇开始繁殖、百病滋生,人们无力应对,便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中的第五日就更是毒月中的毒日、恶日。

  资料图:端午佳节临近,甘肃轩辕故里清水县传统手工荷包香飘街头

  恶到什么程度?那时很多人认为,就连端午出生的孩子都不吉祥,应该扔掉。据说东晋大将王镇恶,也是因为生于端午,祖父才给他起名“镇恶”。《风俗通》佚文还无厘头了一把,记载:“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发明了端午节种种禳解灾异、采药、佩香囊的习俗,有的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端午节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可能你会说,那吃粽子、赛龙舟总应该是跟屈原有关吧,不是人们在他投江自尽后,用来纪念他的吗?那也未必。据考证,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吴越之地于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在被认定是屈原本人的作品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舲船实质上就是当时一种竞渡用船。

  资料图:龙舟在湖中辟波斩浪。

  而粽子,最早相关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显示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称“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不是只在端午节吃这种美食。

  目前,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文献,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但那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他辞世后400多年的事。如果端午节真的是源自纪念屈原,那么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文献很难会毫无记载。

  资料图:一位老人正在包粽子

  其实,关于端午节,不只有一个“纪念屈原”说,在不同地域,还有人为是源于纪念伍子胥、介子推……只是,学术界大都认为那是牵强附会之词,理由大致与上述原因类似。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流传,因而“端午纪念屈原”说法影响很深。

  总的说,端午龙舟竞渡之俗起源于南方,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以纪念屈原跳江自尽,最后形成后来的端午节传统习俗。所以说,端午节民俗大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时间不断向前发展,也还在不断注入新内容。

端午节

 有关端午节的“真相”,你知道几个?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俞菀

  为什么我们不说“端午快乐”?端午到底是不是纪念屈原?网友们或认真或逗趣的“求知欲”,引发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位历史文化领域的专家,解密有关端午节的那些“真相”。

  为什么不说“端午快乐”?

  “现在才弄清楚,祝亲朋好友‘端午节快乐’是不恰当的,好比清明节,没谁祝谁快乐的……”网民“阳光youth晓敏”说。

  为什么呢?复旦大学民俗学教授郑土有说,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

  在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一是吃“五黄”,即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寓意“青黄不接”的时候“接起来”;也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古语曰“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二是要拴葫芦、扫把,挂五毒图。三是采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门上。民间还有给孩子戴五彩绳、挂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头上写“王”字等习俗。都有驱除灾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里面。

  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类似于今天的“公共卫生日”。因此,说“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显然就贴切得多。

  端午节到底为了纪念谁?

  据悉,端午节的别称已多达二十多种,端阳节、重五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纪念屈原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端午节因屈原之死而有了浓烈的悲壮色彩和“祭祀”风俗。其实,它也是另一位古代英雄伍子胥的纪念日。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马晓坤说,当年吴王夫差罔顾辅臣伍子胥谏言,反而听信奸臣挑唆,赐其自杀,并于五月五日将其尸体投入江中。由此,伍子胥成为民众在这天必须追思的冤魂。

  在南方一些地区,端午还有“尽孝日”的意思。马晓坤说,东汉年间,十四岁的曹娥小姐因父亲溺江而亡,沿江哭寻,因不见尸首而投江自尽。父女俩的尸体在五月初五那天浮起,曹娥的两手竟从背后抱住父尸。因此,曹娥被誉为“孝女”典范,被乡民所怀念。

  同时,端午也是古老的亡灵纪念日之一。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说,世人要在这天悼念那些不安的鬼魂,祈求它们离去。这个亡灵纪念日后因佛教传入而发生位移,被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替代。

  “端午的初始功能,在岁月侵蚀中变得暧昧不清,只有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草、石榴和胡蒜等的祛邪风俗,还约略暗示着它与鬼魂的关联。”朱大可说,菖蒲叶片状如宝剑,方士们称其为“水剑”,后又引申为“蒲剑”,据说可斩各种妖魔鬼怪。

  “(民众)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劝慰冤死的亡灵,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驱除恶鬼,这种方式构成了端午习俗的真正母题。”朱大可说。

  端午“南赛龙舟”,北做甚

  南方许多地区,都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吼一声,锣鼓喧天;划一桨,欢呼雷动;彩旗飘舞彩球腾空,鞭炮齐鸣喜庆热烈……

  那么,北方人民在端午会做什么呢?民俗专家说,在北方,端午射柳、斗草、打马球,同样十分富有运动精神。

  什么是射柳?明朝有人曾记载了一种射柳的“玩法”——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据悉,射柳是可以从清明节一直“玩”到端午节的经典项目。连明朝永乐皇帝都对此念念不忘,在《宸垣积略》中写道:“明永乐十一年五月癸末端午节,车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十四年端午节亦幸焉”。

  小朋友们则以“斗草”为乐了,说白了就是“拔草根儿”。把坚韧的草根或者叶根,交叉相勾,然后同时拉扯,看谁的根更粗长……关于斗草,白居易写过《观儿戏》:“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当你以为端午假期是‘睡觉节’的时候,当你准备咬下浸满香味的糯米五花肉、以为端午是‘吃粽子节’的时候,先出去运动一下吧!”网友“斌卡”说。

  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吗

  吃粽子显然不只为了纪念屈原。专家解读,“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着人们在夏至要吃粽子的习俗。

  美食、美景、诗词歌赋,构成了中国人传统佳节的氛围。“宝宝念诗”创办人、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韩可胜说,在元宵节、中秋节,好诗词特别多,一轮明月就足以诵咏不绝。而其他节日的诗词歌赋就相对较少了,而端午节的诗词更少。对诗词爱好者来说,一首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聊表慰藉:“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承载着家国情怀、融入了真情实感、从历史长河中走过来的“粽子”,味道也越发丰厚起来,成为人们纪念和怀念的重要载体。

  如此看,说端午节是“粽子节”,其实也无不可。

  “小时候的端午节,我妈会早早煮好粽子,拿塑料袋包好,放到我的书包里,让我在课间的时候吃。端午节过完,粽子多的可以吃一周。”网友“廖晓橙”说:“而现在,端午节,只是一通电话,一条短信。离家在外吃的粽子啊,永远比不上家里妈妈包的粽子呢。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